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Xuanwu Hospital

科室新闻

研究招募|口服药物依维莫司治疗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研究

来源: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2025-06-30 09:45:42
字号:
浏览次数:

研究背景

脑和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是一类常见的出血性神经血管疾病,其中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是导致中青年人群颅内出血的重要结构性原因。当前,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对于病灶多发、位于功能区或深部,或呈弥漫分布的病变,手术往往难以彻底切除,且存在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及高昂费用等风险。即便接受手术,若无法完全根除病变,患者仍面临复发性出血的风险。

目前尚无被证实有效的药物可用于脑或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然而,近年来该疾病的遗传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已明确其关键致病机制为基因突变引发的PI3K/Akt/mTOR通路异常激活。这一发现为药物干预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研究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正在开展一项评估依维莫司(Everolimus)治疗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研究。依维莫司是一种高选择性的mTOR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机制上干预病变进展。研究用药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研发的依维莫司片(商标名:晴维时),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本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洪韬教授、张鸿祺教授发起,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临研审[2025]037号-002),计划招募10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

招募要求

如果您符合以下标准,即可与我们联系进行进一步评估:

● 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

● 通过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脑或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

● 未接受过针对该病的手术、伽玛刀或其他系统性药物治疗。

参与者可获得:

● 免费接受依维莫司治疗的机会;

● 由权威脑血管病专家团队提供全程诊疗与评估;

联系方式

若您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本研究的信息或符合上述条件并有意参与本研究,可通过微信或邮件咨询:于浩医师。

电话:131 4267 5890

E-mail:1205288711@qq.com

门诊通道

周二晚上:张鸿祺主任特需门诊

周三下午:洪韬主任门诊/动脉瘤专科门诊

周四下午:张鸿祺脑和脊髓血管病知名专家团队门诊

专家简历

11.jpg

洪韬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青,神经外科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与机制研究,专注于脑脊髓血管畸形的遗传致病新机制和临床新特征的研究。近年以一作或通讯在《BRAIN》、《JAMA Neurology》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20余篇研究性论文。兼任Fundamental Research期刊第一届青年编委,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项目9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曾获北京青年五四奖章,首都卫生健康十大“未来之星”等荣誉。

专家简历

22.jpg

张鸿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目前担任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WFITN)执行委员,亚洲及大洋洲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AAFITN)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JNIS》中文版主编。多年来,一直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瘤、颅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承担及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20项,在《JAMA Neurology》、《BRAIN》、《Annals of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7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