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人生处处有师友

作者:齐翔安 来源:原院党委书记 发布时间:2012-07-25

我是1984年6月调入宣武医院任党委书记的,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又感悟很多的一段。得知要到宣武医院任职时,曾产生畏难情绪,因我在首医工作了35年,主要做教学管理工作,工作驾轻就熟,而对临床工作已很陌生,又是当负责人,认为难以胜任。

到医院不久,我很快喜欢并融入了这个集体。这里已形成很好的传统和作风,遇到重大抢救和突发事件时,领导现场指挥,各科医务人员配合密切,协作能力强,很有战斗力。我感叹这真是一支调得动、打的好、训练有素的队伍。医院此时建院才二十多年,期间经过“文革”的干扰,能保持这种作风,一定是医院的老领导、老专家、老职工、老党员付出很多心血,克服许多困难才形成的。其后在我经历的抢救32名亚硝酸盐中毒民工、1989年动暴乱期间抢救402名绝食学生、203名伤员,特别是救治43名解放军官兵及十一届亚运会的医疗保障工作,都是因为医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才得以顺利完成任务。

使我增强工作信心的另一个因素是,医院有一批很好的医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宣武医院的业务发展史,主要是由一大批50-60年代土生土长的优秀知识分子,在党领导下谱写而成的,他们为宣武医院奠定了业务发展的基础,他们创立了各个医疗科室,引进和发展了各种先进的医疗诊治技术,培养了大批学生,同时也造就了他们自己,成为我国高级医学人才。这批专家在成才前大多没有留过学,但他们救死扶伤的业绩,他们取得的业务成果,以及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比起老一辈医学专家并不逊色,与近年培养的年轻知识分子比也有明显的优势和长处。他们是医院的中流砥柱,是最可贵的财富。
这批优秀人才牢固树立了为祖国为社会主义献身的思想,有理想,有抱负。他们都有下乡下厂的经历,能吃苦,了解国情,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也能刻苦读书,有较强的毅力,能持之以恒,不怨天尤人。有几位同志被错划为右派,还有不少同志背着家庭出身不好的包袱,但在逆境中不服输,坚强的性格和较好的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改革开放后其中不少人有机会出国进修,但都是想着如何把技术带回来建设好自己的科室,如外科董宗俊主任,国外亲戚多,出国机会多,每次出国都按时回来,并带回大量资料或整箱的医疗器材,回国后积极开展新业务。他们天资聪明,善于学习。如孟家眉主任年近花甲才开始学习老年病学,担任新建立的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业务领导,在开拓老年流行病和社会医学,开展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等国外机构合作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孙家邦主任善于博采众长,虚心向各位长者请教,细心观察不同专家的手术特点,其手术技术干净利索人人称道,成为我国普外领域知名专家。丁铭臣主任被尊称为“丁一锤”,这形象地表述了他诊断疾病准确快捷的深厚功底。他的代表著作《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成为该领域的权威著作。徐庆中主任从神经外科调到病理科,毫不讲价钱,在新的领域刻苦学习,成为我国优秀的神经病理专家。陈秉良主任虽未出国留学,但他英语娴熟,读书很多,专业知识面广,可兼管内科几个专业,面对各种疑难病症都能及时解决问题,而且工作态度认真负责,遇到急危重症,常在半夜随叫随到。汪家瑞主任到宣武医院时,内科只有两名住院医师,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管28个病人,毕业5年后就升主治医师,管理56张床,毕业10年就升为内科副主任,他这10年中一直住医院单身宿舍,节假日很少休息。李淑迦同志热爱护理专业,开拓进取,创立了一套严谨科学的工作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我院护理工作在各大医院中总是名列前茅,而且在医教研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先进水平。

篇幅所限,对优秀专家不能一一列举。现在,我通过《宣医信息》了解到我院目前人才济济,医疗、教学、科研水平都前所未有,心里非常高兴。让大量年轻医务人员成才,永远是领导者的责任,我院50-60年代专家成长的规律值得借鉴。(本文是齐翔安同志回忆文章中的一个章节)

文/齐翔安(原院党委书记)